“动如参商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,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动作快速而有力,如同参商一般迅猛。成语“动如参商”则是将这个形容词短语转化为动词,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迅猛有力,形象生动。 “形如参商”是一个形容词短语,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外形高大威猛,如同参商一般雄伟。成语“形如参商”则是将这个形容词短语转化为形容词,表示人或事物外形高大威猛,气势非凡。 1. 源于《史记》:“参之属也,其大如牛,角长尺余,身长丈余,一日行千里,其音如牛,善听人声,见则先言,言则喜怒形于色。”参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,形状像牛,但有长角,能日行千里,身体雄壮,所以“动如参商”形容人或事物动作迅猛有力。 2. 另有一种说法是源于《庄子》:“鲲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,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,是鸟也,而天下莫能见其形。至于陆则大如牛,长尺余,其目如象,角在目间,白者五色,黑者青黄,一日行千里。”此处的“大如牛”指的是鲲鹏,而非参,但两者形象相似,所以也有人将“动如参商”解释为像鲲鹏一样迅猛。 成语“形如参商”的起源较为明确,早见于唐代李白的《将进酒》:“银鞍照白马,飒沓如流星。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。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闲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。将炙啖朱亥,持觞劝侯嬴。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。眼花耳热后,意气素霓生。救赵挥金锤,邯郸先震惊。千秋二壮士,烜赫大梁城。纵死侠骨香,不惭世上英。谁能书阁下,白首太玄经。形如参足,意逐飞蓬。敢拜大明宫之琴台八音,于今为圣。 成语“动如参商”和“形如参商”都是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,形容人或事物动作迅猛有力、外形高大威猛。这两个成语的起源都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参有关,而参的形象也想说被赋予了迅猛、高大、威猛的形象。这些成语的使用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,更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。 成语、参、迅猛成语动如参商的意思是什么
形如参商的意思
成语“动如参商”的起源
成语“形如参商”的起源
小编想说
本文看点